大明: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

第二百二十一章 千秋功罪,谁人曾与评说!

他给这五门课程都编好了相应的‘大纲’。

也将语文最开始的‘拼音’,全都弄了出来,虽然有一定的魔改,但整体还是得到了翰林院大多数学士的认可,因为按照拼音做的拼读,的确能在很大程度让天下的读音,趋于相近。

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

不过‘语文’方面,夏之白就主要负责了开始的部分,至于后面的内容,则一股脑丢给了其他学士,这些人比他更懂得如何教书,也懂得更多的教程。

他后续主要编的是‘杂学’,尤其是‘物理’跟‘生物’。

为了编写‘物理’,他翻阅了不少的古书,就是为从中摘选一些‘古例’,让这些东西更有信服力,同时再‘自定义’一些定义跟理解,继而勉强弄好了一些基础的物理框架。

不过很简略也很粗糙。

但至少开了个头。

至于化学,他想过弄一些,只是当代技术实在达不到,观察不了,就算是勉强接近都不行。

观察不到分子、原子,那就没办法定义‘元素’,不能定义元素,很多东西就无从谈起,他固然是可以把‘氢氦锂铍硼,碳氮氧氟氖’弄出来,但这种东西太虚了,根本理解不了。

他唯一能做的。

就是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。

让大明日后学到的学生,能得到一定意识的引导。

生物则依托于医药。

这部分比化学好一点,因为大明目前对物体的放大程度,至少在周王那边,已勉强要碰到细胞了,因而他在生物方面,也相对大胆了一些,将很多‘似是而非’、一些‘个人猜想’弄了上去。

不过同样很浅显。

也就高中生物,再往上,实在没学过。

如今这五门教材的编写,在一番折腾拖延之后,终于还是走上了正轨。

与此同时。

夏之白也被翰林院其他学士孤立了。

落得独处一室的下场。

夏之白并不是很在意,只提笔写了一首伟人的诗。

横空出世,莽昆仑,阅尽人间春色。

飞起玉龙三百万,搅得周天寒彻。

夏日消溶,江河横溢出,人或为鱼鳖。

千秋功罪,谁人曾与评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