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门科举

92、92.诗会

回应得也很巧妙——

你说得对,机会难得,我也想考考,可是要考校樊凡,寻常题目拿不出手呀。

将问题归结于自身,可见葛柳渊对樊凡很是偏爱了。

未能如愿,众学子不免有些失望,葛教谕都这么说了,他们也不好反驳什么。

谁也未料到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只见赵安炀身旁坐着的一位气质非凡的年轻人站了起来,接过葛柳渊的话头,说道:“鄙人不才,不过鄙人的故乡倒是有一绝妙上联,遣词用句、意境构造颇为巧妙,一直未能有人解出,不若拿出来供大家助助兴,苏州府内向来人才济济,状元辈出,今日又有像樊同学这样的后起之秀在场,想来是难不倒大家的。”

此人来自成都府上官家,名为上官典,这几年恰好游学在苏州府。

上官家在朝上也是数得上名号的门第,位于裴家、赵家之后,这几年势头颇为迅猛。

所以,上官典能坐在赵安炀的身旁。

只见赵安炀的面色一沉,十分不好看,场下苏州府内的一众学子的脸色,也同样不好看。

对方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——不是说苏州府人才辈出吗?若是今日被我成都府的一副对子难住了,传出去怕是很难听。

各府各州的学子,本就暗地里一直在相互较劲。

此番,若是对不出,丢的已不是一人或是几人的脸面,而是苏州府众学子的脸面。

而且,大家还找不到任何由头去拒绝上官典。

上官典初步达成目的,面露喜色,继续说道:“我成都府内,有一座楼建于江畔,登高可望尽江水东流去的壮观景象,相传已屹立千年不倒,名为望江楼。也不知道是哪位名人雅士,登楼望江后,感慨万分,在楼上留下了这么一副对子,诸位请听好——”

先介绍了对子的由来,以便大家识得对子的绝妙之处。

众人屏息。

“道是:望江楼,望江流,望江楼上望江流,江楼千古,江流千古。”

此对子一出,诗会大堂里一片安静,不少人自知对不出来,已装聋作哑开始喝茶。

能参加诗会的,谁肚子里都有几分墨水,都能听得出这幅上联的精妙之处和解对子的难处。

首先是望江楼位置绝佳,要找一景物、建筑与其相对,难。

其次,望江楼名字源于“望江”,此为动作,也为景观,更为意境,与楼结合紧密……要对出对子,就要找一个一样颇具诗意的动作。

再者,江水滚滚东流千年万年,望江楼又屹立千年……

总之,一环接一环,一景连一景,楼与景相扣,想要对出来,实在是难——不是难在文字,而是难在找到这样一个处处巧合的地点去应对。

就连葛柳渊也在蹙眉深思,手指轻轻瞧着桌子,似乎是陷入了难题。

赵安炀脸色更难看了,像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,他本想借着举办一场诗会,用来涨涨自己的名气,也展示展示赵府的实力——说白了就是为了“装十三”。

如今装十三不成,反倒给别人做了嫁衣,被反将一军,如何能不恶心?

最重要的是,此事若是被父亲知道了,责罚定是跑不掉了。想到此处,赵安炀缩了缩脖子,隐隐害怕,他的父亲出手责罚,是出了名的的恨。

希望娘亲能护着一二罢……

上官典看到此场景,心中越发开心。

众学子吃了瘪,沉默无言,最后无奈,只好看向樊凡——万一,万一这小子又走运能对出来呢?这是唯一的希望了。

结果却看到樊凡依旧在不紧不慢地夹菜、吃饭,甜得腻口了还会喝口茶水,吃完了拍拍肚子,打了个饱嗝。

似乎一点没把对对子这件事放在心上,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。

令人气愤。

于是乎,大家连最后一点希望都没了,甚至有人开始低声叹气。

“此上联在我成都府内很是出名,一直无人能对出来,成了绝对,鄙人本以为是成都府内见识浅了,所以才贸然拿出来。”上官典得了便宜还卖乖,继续嘲讽人说道,“对不出来也不打紧,只是个对子而已,大家继续喝酒吃饭罢。”

众人脸色又黑了一层。

这时,那个打完饱嗝的樊凡突然说道:“谁说对不出来?”

你问过我了吗???